2021年的春夏,現在台灣正在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缺水危機中,此事也引發全球著名媒體的關心與報導,或許因為現在的國際情勢:臺灣缺水會影響晶片生產,進而牽連世界的經濟。
前內政部長、臺灣大學土木系教授李鴻源曾指出:臺灣作為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根本沒有資格喊缺水,臺灣年均降雨是世界平均值的 2.6 倍,故問題是臺灣不是缺水,而是水留不住,其次就是國人根本性的浪費水資源。
不久前剛好也發生了地震。大至九二一,小至無感地震,對臺灣人而言地震也是共同的集體記憶和生命體驗,而地震和缺水會不會有什麼相互影響的關係?
最近在 PSHYS ORG 上面看到了一個由臺灣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美國、加拿大團隊的研究人員所提出的論文,研究臺灣發生地震與水循環之間的關係(Link between earthquake timing and water cycle in Taiwan)。
在這篇刊載於《科學前沿(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其結論指出:臺灣的大型地震大多發生在缺水的旱季。
臺灣的降水主要依靠雨季和颱風,集中在每年的五到九月之間,這段時間從梅雨到夏季颱風構成了臺灣水資源的主要來源。在其他的月份,降水相對很少。早期的許多研究指出降雨量的急遽變化經常與地下水位的變化相關連,
故研究人員認為臺灣部分地震的起因是因為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後所留下的空腔所致,換言之,當地下水位急劇下降時引發了地震。透過臺灣的所有地震發生數據和降雨資料,部分資料甚至可以使用到數百年前的史料(如各地的方志或縣志等),
雖然臺灣近年來規模最大地震發生在九月,但本研究藉由分析地震活動度、地下水位、GNSS 時間序列,探討台灣地震活動和水文荷載之關係,臺灣的地震大多發生在旱季,也就是 2 至 4 月,而 7-9 月則是臺灣地震發生最少的月份,這也是臺灣一年降雨量基本上最充足的月份。
暗示季節水文荷重的變化是驅動地震活動度季節變化的主要機制,台灣東部深層地震的活動亦呈現同樣的行為。反之,台灣東部淺層地震活動度(<18 km)的季節變化與水文荷重較無直接關聯,且無法用流體在斷層帶的作用或孔隙液壓變化解釋,顯示有其它的地震觸發機制在誘發地震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分析台灣歷史地震的季節活動趨勢,發現過去 400 年和近 20 年來的季節地震活動度有中度相關,意味著台灣西部在每年水位較低的冬季及初春,大地震發生頻率較高,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下方連結參考完整論文。
SOURCE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7/16/eabf7282.full
https://phys.org/news/2021-04-link-earthquake-taiwan.html
https://www.earth.sinica.edu.tw/news/detail/334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29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