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開播之後,老動畫《魔法少女小圓》、《命運石之門》又再度燃起話題性,知名的 YOUTUBER 講評勢必炒冷飯一番,事出必有因,三部動畫的特性相同,都與「時空」上的改變密不可分;甚至,我們可以把這一系列作品都歸納於一個很有格調的歸類──「穿越」系列的作品。那麼,他們具有什麼樣的討論價值?今天筆者想以哲學的方向來討論這些作品的核心思想。
—
■ 我們最愛的動畫 VS 擁有穿越能力的少年少女
《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的主人公,17 歲的普通高中生,菜月昴。名字取自金牛座「昴宿星團」。他在故事劇情中,在異世界因為數次死亡而明白了自己擁有「死亡回歸」的能力,彷彿有著遊戲的 S/L 存檔點,不論因為什麼原因死亡,甚至包含自發性的自殺舉動,都能夠觸發這樣的一個能力,讓自己回到好幾天前的自己,所待到的場景。
沒錯,記憶保存,而身體狀態與周遭環境都回歸了,所以,他能夠改變歷史,因為他擁有「資訊」,甚至,我們用 愛因斯坦 時間上的相對觀點來解釋 ,菜月昴在回歸之後,保有未來的記憶,那他便是先知。
《命運石之門》主人公,岡部倫太郎,他與朋友在一連串的實驗中研究時光機器,但卻發現無法將物質傳送,理由是因為物質無法穿越蟲洞的大小,所以當生命體回到過去的同時,他也會死亡,所以他們用兩個方式進行時光旅行:
1. 將資訊寄回過往,而當過去的自己收到簡訊之後,當下做出的改變,會讓現在也跟者改變。
2. 讀取腦波,把記憶傳送到過去,與第一個邏輯類似,而收發者是當時的自己。
而《命運石之門》故事中,每當時空有所改變,所有人的記憶都會重製,彷彿是在這條世界線中,所有的一切改變都被合理化,但主人公岡部倫太郎擁有著特殊能力,他自稱命名為「探知之眼」,能夠擁有所有世界線的記憶而不被重製;換句話說,他能夠得知的資訊量來自於他穿梭了幾次未來。
《魔法少女小圓》中的重要配角,曉美焰。在成為魔法少女的同時,許願自己擁有「時間操作」的魔法。她能夠暫停時間,回到過去,並且擁有「四次元口袋」的道具,裏頭收納了從黑道幫派及軍隊竊取而來的現役軍火。在不斷的穿梭過程中為了保護所珍視的主角,卻因為一再而三的失敗,看見自己所保護的夥伴不斷死亡、魔化等不斷重蹈覆轍,而逐漸疲倦的性情,加上每一次回到過去面臨那群不再與他擁有甜蜜回憶(時間論與記憶的衝突)的夥伴,產生的衝突亦為本作賣點。
—
■ 存在主義的證據VS對自身的懷疑
首先,請讀者試著回想,假想自己於母親懷胎九個月出生之後,你在父親的關愛中成長,坐在自己心愛的玩具車上,然後拿著自己最愛的泰迪熊,吸著自己最寶貝的拇指,像是腦殘一樣的流著口水...嘿嘿嘿的傻笑著...
接著,回憶結束,時間點回到了現在,倘若這些年來因為搬家,而弄丟了你成長過程中的相簿,造成現在的你沒有任何辦法,以「相片」來描述你當年的樣貌,你是迫切地想要與朋友分享 「你看我當年多麼可愛」 、「我當年擁有一輛玩具車!」、「這是我最愛的奶嘴」,而此時的你想到了一個方法...你把你的父母找來,要求你的父母親與你朋友論述當年的回憶。沒錯,你想要有一個可用的「證據」。你要求父母講述你還小的事情;但是,他們年事已高,卻因為記性不好只是冷冷丟下一句:「我們什麼都不記得了...」
此時你會感受到孤獨,這個世界上沒有東西能夠證明你的「過去存在」,唯一的依據便是你本身那樣寂寞的記憶,但是人的記憶是不能夠分享的,不能像《哈利波特》這樣抽取且播影片般的視覺呈現,所以你的朋友當然懷疑。
「真的啦,我小時候真的有一個超可愛的玩具車!!」
「放屁,證明給我看呀!」
人總是懷疑的,所以他懷疑你的過往,他不相信你的小時候,因為那是你的片面之詞,就如同你懷疑這世間的一切。在你沒有親自感受之前,在你沒有眼見為憑,你藉由思考,懷疑這世界任何一切...此時你會發現一件重要的事情──是「誰」在懷疑?沒錯,這之間有一件事情千真萬確的,便是那個「懷疑的個體」,一切的出發點都源自「你」自己的感受,所以「你」是存在的,而你以此找到了證據。
「我思故我在」(「我想,所以我是」拉丁語:Cogito, ergo sum;法語:Je pense, donc je suis)這句哲學家笛卡兒的名言來自他認為這是一個絕對可靠的真理。而這之中,懷疑以及思考的過程中,堆積而成的「我」,便是由自身「記憶」累加而成,而「記憶」與「時間」密不可分。換言之,如果能夠證明「存在本身」,那就是證明了「時間」,反之亦同。故笛卡兒得出了第二個沉思論證:「我思維多長時間,就存在多長時間」,那麼菜月昴在「死亡回歸」的過程中,死去的「我」在哪裡?
「存在先於本質」(法語: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意思表示人的存在超越了道德、靈魂,那些衍生思想,但是《Re》作品畢竟是奇幻故事,我們可以得知魔法、精靈、魔女、大罪等在形上、超越等各種設定,於是我們退一步好了。我們首先將菜月昴分為「肉體」以及「靈魂」兩個虛實的假設,而我們又假設死亡回歸的方式是靈魂回歸的原理,而記憶本身從在於靈魂之上,
那麼根據這一設定:每一次的死亡之後,菜月昴的肉體將留在現場(失敗結局之地),而靈魂與記憶都會回到過去的另外一個肉體,讓自己擁有未來的資訊,得以重新開始,改變所知的一切,進而達到目的拯救女主角。我們用了一堆假設,解決了死亡的菜月昴,讓他步入邏輯的軌道,但我們以為問題就此結束,卻沒有發現是徒勞無功。
1. 死去的菜月昴肉體,必然迎接悲慘結局,那麼之後的人如何接受這份命運活下去?
2. 死亡回歸的菜月昴,用未來的記憶覆蓋了過去的自己,那麼這樣記憶的衝突,「我」的本質,未來的菜月昴是否謀殺了過去的自己?
我們明白在動漫、電影,等科幻劇情中的「時空論」頂多是空想科學,無論他的設定如何縝密,他一定有部分不合邏輯,這並非是編劇或劇本上的瑕疵,而源自在論述時空旅行的議題中,一定牽涉大家熟悉的「祖父悖論」。這個悖論最先由法國科幻小說作家赫內·巴赫札維勒(René Barjavel)在他 1943 年的小說《不小心的旅遊者(Le Voyageur Imprudent)》中提出。
假如你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殺死;因為你祖父母死了,就不會有你的父親;沒有了你的父親,你就不會出生;你沒出生,就沒有人會把你祖父母殺死;但若是沒有人把你的祖父母殺死,你是否會存在並回到過去且把你的祖父母殺死?這就是祖父悖論寬矛盾,也是把我們拉回到現實的學說。
但後來,量子物理學家提出了新的看法來解決這一悖論:也就是「平行宇宙」(多個世界線理論),他認為當我們產生了這種時間上相互矛盾的情況時,我們便會處於另一條毫無歷史關聯的世界。物理學家大衛·多伊奇(David Deutsch)認為,當你回到過去殺你的祖父母時,你其實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殺的是另一個世界的人(那個世界與你的世界的差別僅在於你祖父母死了)。以此為基準,我們重新審視剛才的問題,提出新的假設:
1. 死亡肉體遺留在 A 世界線,而我們重新開始的「我」產生了新的世界線 B,但我們故事鎖定在我們想要的結局,在主角達到目的前,所有失敗的結局,那些菜月昴死亡的世界線,全部都不關我們的事情。
2. 過去與未來的菜月昴並沒有關聯,每當死亡回歸,就誕生了新的世界線,同時產生新的一切,僅有菜月昴維持在「我」。
■ 恐懼與死亡,終音
因為人是浪漫的,所以我們編織了跨越時空的幻想,那是一種抽象的可能性,基本上橫越時空的事情論及科學是困難的,人們假設過諸多時間的理論,假設過更多的平行宇宙觀點,但在人類渺小,且生命有限,我們從最遠古的時代開始,人類的祖先沒有任何知識,我們沒有任何價值觀,但我們的生命依然受到壽命的束縛,遠古的人類不曉得夥伴為什麼倒下,領導的族長並不知曉空中的雷火為什麼讓族人停止活動…
這一切源自於「恐懼」,對於生命喪失的恐懼。因為「死亡」會帶來恐懼,故我們利用「幻想」「神話」來克服恐懼,假使了天上有著神靈系統,故「信仰」與「宗教」誕生了;最後,因為探究信仰與宗教,我們論及了「哲學」。故此時回頭看看這次提及的三個作品,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死亡」因為這樣的悲傷讓我們提出了新的可能性,人是否可以時空旅行,而重新開始呢?
有了這樣的假設,菜月昴可以拯救艾蜜莉雅;岡部倫太郎可以拯救實驗室的夥伴,曉美焰重新燃起了拯救朋友的信念…而在現實中的我們,活著又有了新的希望。而哲學與文化以一種不帶教條、具備娛樂效果的形式呈現,便稱之為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