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來自台灣的留學生發問說:「為什麼日本的便當都是冷的?日本的鐵路便當那麼多元,每個車站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全部都是冷的」
他非常納悶為什麼日本人喜歡吃冷的便當,因為在我們的想法中:便當就是要熱騰騰才好吃阿!對於這個題目,大多數的日本人討論完之後,得到了一個共同的結論:「這是文化的差異」
這個答案確實沒錯,就是文化的差異。但是進一步的問:是什麼文化的差異?就沒有繼續討論了。剛好最近我也遇到了類似一位日本的學生問我類似的問題,關於台灣人逛夜市的習慣,故我認為這是一個關於「遠慮」和「迷惑」的思維。
熱騰騰的便當當然比較好吃,其實日本人自己也知道,但是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中,熱食會發出氣味,影響到其他人。大家想想為什麼電影院賣的食物都是爆米花、熱狗之類的,為什麼不在電影院賣鹹酥雞、在飛機艙裡面吃臭豆腐?
因為會影響到其他人。日本是一個重視群體和諧(大和),不要與眾不同、要壓抑自己個性,成就社會群體大我的社會。上班時間走在日本街頭,你會發現大多數的人都穿著深色、類似的衣服,男生都固定的西裝、女生都差不多的套裝,其實你很容易分辨哪些人是外國觀光客,一眼就看出來
日文中,有兩個頗有趣味的詞彙叫做「遠慮」與「迷惑」。「遠慮」的字面意思是「請你再多考慮一下」。其實意思是:「這件事情不能做,但是他不寫不能做,而是你做這件事情之前再多考慮一下,因為會給其他人帶來困擾(迷惑),所以不要做」。
「遠慮」是一種委婉、含蓄地禁止;而當日本寫出「禁止」這個詞彙時,就是非常強烈地表示:「這不可以」。大家只要看新聞,不管是不是名人或演員歌星,所有人出來道歉時第一句都是:「我對於我的行為給大家帶來困擾(迷惑)感到萬分的抱歉。」
既然日本是一個重視群體、壓抑自我的社會,那吃冷的便當也就不令人意外了:「與其發散的味道會造成其他人的迷惑,不如壓抑自己吃冷的便當,因為大我比小我更重要」
但日本人還有一點值得討論:那就是想辦法讓冷的便當變成更好吃。利用各種烹調方式和配菜,盡可能讓冷卻的料理不失美味,依舊可以下嚥。再不要造成他人迷惑的前提之下,盡可能讓東西做得更精緻、更專業,我們可以在各種生活用品中,哪怕是廁所、餐具上,都看到這樣的細緻巧思。
「遠慮」和「迷惑」,其實也訴說著這個社會的群體壓力和自我展現。套句老話:「去日本玩,是享受;在日本生活,是壓力。」
SOURCE
◐ 300 萬:一個日本男女性別的工作絕對境界線